Archive for August, 2008

伦敦市长发誓要将“体育带回家”

Monday, August 25th, 2008

http://www.theage.com.au/world/london-mayors-vow-to-bring-sport-home-20080825-41mh.html 

David Beckham and Gordon Brown react to London Mayor Boris Johnson's Olympic flag-acceptance speech.

伦敦市长约翰逊在接交奥运旗帜的讲话时,贝克汉姆和布朗的表情

昨晚在北京,伦敦市长博里斯-约翰逊在接过奥运旗帜后,随意地发表了一通非常新潮的讲话,称他的城市为“世界体育之都”。约翰逊说他完全被来北京的英国运动员所折服,在2012年,伦敦将向全世界显示这个城市在世界体育上的重要地位。

“几乎所有的国际体育运动都是由英国发明或命名的,我很尊敬地对我们的东道主说,这也包括中国最出色的乒乓运动。”

“乒乓是英国十九世纪在餐桌上发明的,当时被称为维夫瓦夫(wiff waff)。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不同。

“其他国家,比如法国,看到餐桌就会想到一个进餐的机会,而我们看到餐桌,却会想到一个打维夫瓦夫球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伦敦是世界体育运动之都。”

“我对中国人说,我也对全世界说,乒乓将要回到家中。”

英国总理戈登-布朗和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也出席了接交仪式,两位看起来都觉得约翰逊的这种非传统的讲话很好笑。

布朗后来笑着感谢约翰逊,说他的讲话成功地加强了英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

约翰逊发誓:“运动员们将回到家中,体育运动将回到家中,我们将给体育一个让英国自豪,让伦敦自豪,让全世界自豪的奥林匹克。”

一个翻译的日记(十九)

Sunday, August 24th, 2008

 

这一连载暂告一段落,在枪手论坛原创版有全部连载,按楼层更新,看起来比较方便: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138245&extra=page%3D1  

———————————————————-

4月1日,星期二

早上开车在收音机里听到一条新闻,说我们附近一栋房子里昨晚出了一起凶杀案:一位72岁的老夫人在家里被害,立即想到了几年前在这附近发生的一起枪杀案,被害者是墨尔本意大利黑社会的成员。

出国以前,觉得澳大利亚相当的“世外桃源”,但自从听说了一起在福斯克里区菜市场发生的,行刺墨尔本黑手党成员第一案后,才知道原来我们经常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的故事,也有可能在身边演绎。

自菜市场事件之后,墨尔本意大利黑社会相互残杀,大开杀戒十来年,直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两年几乎被警方一网打尽。墨尔本黑手党冤冤相报的故事,也被拍成了一部电影。

那次在附近发生的行刺事件中丧生的,是当时黑手党的一个头目,也是他们之间愈演愈烈残杀的真正导火线。我们住的这个区,据说是墨尔本新贵聚集,其中也包括意大利黑社会的头目们,所以这一次又以为可能是那个电影的继续。

人们经常因为各种巧遇和巧合说“世界很小”,这好像是有些夸张,但我们朋友之间经常会感叹的,“墨尔本很小”,却是千真万确的。几乎每次外出总能碰上认识的人,而且在电视上,新闻中,也不止一次认出和自己打过交道的人。

比如一次在电视上发现,原来维多利亚省管交通的警察头子,曾经是我在一个成人教育中心的学生,最近注意了一下,他退休后,还致力于在交通安全方面帮助中国,这解释了当时他为什么会多次去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城市,不过他学习得可不怎么样,因为太忙,上课时也好几次被来电干扰,对此,我当时还有些不太满意;还有一次在朋友家吃饭时,发现席间一位来自纽卡索尔大学的女孩儿,原来也是我在纽卡索尔当访问学者时,我的那个和蔼的房东老太太的房客,临来时,老太太还跟她提起了我,说你们如果在墨尔本见面的话,替她问好;还有一次在电视上看见很动人的母子相会,那个儿子是我们在做生意时认识的一个中东人,他在摄像机前孝顺儿子的形象,与他平时的五大三粗让我们嘲笑了好几天…

 

关注中国交通安全的前维省警察副署长
Ray Shuey(Assistant Commissioner)

就说昨天去加油站加油吧,觉得停在前面那辆车的司机很面熟,他走过来打招呼,才发现原来是我们5,6年前的一个邻居….

墨尔本就是那么小,小到居然自己也曾经在黑手党的一连串戏剧性的故事中掺和了一下,当然没有被拍进电影,呵呵,但因此对意大利黑手党的故事特别注意。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一次去警察局去做翻译,翻译对象是一位年轻男子,听口音好像是南方人,找他的原因是因为他曾经接到过一个电话,后来我才知道,打电话者,就是最终也被杀掉的一个黑社会的小头目!这个小头目可能是因为搞错了电话号码,当时这位不知情的年轻人在电话里被那个意大利人骂得云遮雾罩的,也回骂了几句,这个来澳洲不久的年轻人,在几句已经相当熟练的英语骂句用完之后,对方依然不依不饶,不禁火冒三丈,骂了一句“You are a what dog thing”(“你是什么狗东西”的直译),对方愣了一下,挂掉了电话..

…去警察局,只是为了证实一下那次电话交流的经过,根据两个电话号码的接近,以及最后那句中国式骂人的英语,相信警察早就把他排除在嫌疑之外了。

在墨尔本大学附近的莱冈街,是有名的意大利街,除了意大利服装店外,有许多意大利餐馆和咖啡馆。因为在墨大混了多年,又喜欢意大利面,比萨,各式pasta等,所以成了附近一家意大利餐馆的常客,中午经常去那里吃午饭,而我们几个留学生中的好友,也时不时上那里聚餐。

意大利餐馆的气氛和一般西餐馆不一样,但和中国餐馆在有一点上很相似:特别吵。就餐者都在高兴地大声议论,除了意大利餐和中餐的接近,这种愉快热闹的气氛,也是我们喜欢去的一个原因。而且那家意大利餐馆还经常有钢琴伴奏的就餐者参差不齐的合唱,很有意思!可能是在满屋子意大利人中,我们几位比较显眼,热情的经理,店员对我们相当照顾,久而久之,与他们混得比较熟,每次去,还都会寒暄几句。

前年那里发生了一起挺震撼的枪杀案,大白天,一持枪者走到一张桌子前,冷静地开枪杀掉一人之后,面不改色,从容离开。第二天在新闻中看到这次枪杀案,看到熟悉的餐馆内,狼藉遍地中的血迹,不禁有些后怕。但好奇心还是促使自己在几天后开车前往,发现餐馆的门窗都被封了起来。

以后路过时,总是会注意一下,虽然这家餐馆改名后,又重打锣鼓另开张,但再也没有去那里吃过饭。

看那个电影时,才知道,这个餐馆居然是黑社会头子们聚集的地方,晕倒!

虽然因种种原因,还是经常去其他的意大利餐馆,但就餐时,突然的回想,有时还会让我“心有余悸”。

哦,晚上得知,开头提到的那件枪杀案,目前来看,好像和意大利黑社会没什么关系,作案者是与老妇人结婚已经四,五十年的,她的74岁的丈夫…

(补充:一年后开庭审理这个案子,这位被告的丈夫的辩护律师指出,老妇人在意大利的亲属中,的确有两人因土地问题被黑手党杀害,因此这又成为一个可能和黑手党有关的疑案,目前还在等待审理结果还没有出来-2009.10.30)

这篇日记虽然写在愚人节,但都是真事!

奥运开幕式的变迁【翻译】

Thursday, August 21st, 2008

编译自BBC- 8 August 2008

2008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不仅为在场的90,000观众,也为世界上亿万期盼的人们献上了一个完美;一时间也镇住了那些看得目瞪口呆却一直在挑刺儿的极少数。 

BBC曾以一系列图片,比较了在鸟巢拉开序幕的北京奥运的开幕式与历届开幕式的不同:

 

北京的精彩

 

 

奥运会的诞生

1896年复活节周一,第一届奥林匹克在希腊的帕纳辛纳克球场拉开序幕。这个又被称为泛雅典的运动场,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部用大理石修建的大型体育场,以前主要是用来举办纪念希腊女神雅典娜的运动会的,为主持第一届奥运会,又重新进行了修建。当时有80,000人出席开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似乎第一次突破了这个人数),与后来的开幕式相比,雅典的开幕式相当简单:在希腊乔治一世国王面前,皇太子讲话,宣布奥运开始,然后奏奥运圣歌,这就是开幕式的全部了。此后, 每一届开幕式都是花样翻新,竭尽全能,企图压倒前一届。

 

伦敦的争议

1900年没有开幕式的巴黎奥运会和4年之后相当低调的美国圣-路易斯开幕式之后(虽然开幕式无趣,但那个参加马拉松的邮递员的故事,可能永远是奥运历史中最有意思的故事之一),1908年伦敦奥运会,开始了开幕式的新纪元。运动员第一次打着他们的国旗入场。但芬兰运动员拒绝排在俄罗斯的国旗后面,因此入场时没有打旗;瑞典运动员因国旗没有插在运动场上方,拒绝参加开幕式;而美国运动员也因为运动场上方没有他们的旗帜,抵制了经过英国皇家的包厢前,需要倾斜旗帜的要求,他们发誓:“这面旗帜永远也不会在地球上任何国王面前倾斜。”

 

安特卫普的誓言,旗帜和鸽子

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奥运开幕式,已经相当成熟。1913年设计的奥运旗帜,第一次出现在奥运场所。开幕式上,第一次加入了运动员宣誓这一内容,比利时击剑运动员维克多-波恩(Victor Boin)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象征奥运精神的和平鸽,也第一次在开幕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阿姆斯特丹的火炬和柏林的传递

1028年阿姆斯特丹的第四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为了纪念普罗米修斯从天神宙斯盗取火种给人类的希腊神话,第一次引进了在整个奥运期间燃烧的圣火。在这届奥运会上,进场时由希腊运动员的队伍率先,而主持国运动员压阵,也成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项规则。

而奥运圣火的传递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开始的,火种必须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市采集,然后以传递的形式抵达主持城市。

 

伦敦的“痛改前非”

 

自柏林奥运之后,直到1948年才又一次在伦敦举办了战后的第一届奥运会。这次伦敦的开幕式与40年前相比,反差极大。除了所有的内容之外,奥运圣火的传递通过了英格兰海峡。奥运旗帜在35英尺的旗杆上高高飘扬;2500只和平鸽放飞,在圣火点燃之前,还有21响鸣枪致敬。

奥林匹克官方报道说,这次开幕式诞生的奥运精神,将会渗透到今后的历届奥运中。

 

 芬兰的传奇

 

1952年在首都赫尔辛基开幕式上,点燃奥运火炬的是荷兰体育界的的两位传奇人物,自此后,体育界传奇点燃圣火已经成为历届奥运会的一个传统。当55岁的Paavo Nurmi高举奥运火炬进入运动场时,全场一片欢呼,这位长跑运动员,在1920年曾获得9枚金牌和三枚银牌。而曾获得4枚金牌一枚银牌的62岁的Hannes Kölehmainen在奥林匹克塔顶上点燃了那一届的圣火。

 

墨尔本的恶作剧

 

1956年奥运火种是放在一盏矿灯中,用飞机运往澳大利亚的。但在抵达墨尔本开幕式之前,几位学生为抗议纳粹发明的火炬传递,演了一出恶作剧,因此而出名的伯利-拉肯(Barry Larkin),出尽风头,最后将假的奥运火炬交给了悉尼市长帕特-海尔斯(Pat Hills),这个火炬是用漆成银色的椅子腿做成的,顶端安装的一个布丁盒子,其中放了一条燃烧着的裤衩。海尔斯市长没有注意,接过火炬后,就开始了他准备好的讲演…

Wiki上对这一事件的戏剧性过程,有很详细的介绍;)

 

罗马的抗议

1960年罗马奥运会开幕式上台湾运动员因国际奥运委员(IOC)会让他们打着《台湾》的旗子进场而表示抗议,最终拿着一块“抗议”的牌子,走进了会场。当时台湾运动员的队伍相当庞大,由73名运动员组成,不过他们并没有退出奥运的比赛。

 

东京的和平

 

1964年,奥运会第一次在非西方国家举行,东京本是1940年奥运的主持城市,但因为对中国的侵略,被IOC除名,后因二战,奥运会暂停。东京的开幕式上,当19岁的Yoshinori Sakai点燃圣火时,整个球场似乎陷入了痛苦的回忆,这位年轻人在1945年8月6日,出生在广岛附近。

(希望在广岛爆炸的,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投向人类的原子弹:(

 

蒙特利尔的欠贷( Big Owe)

1976年在蒙特利尔的第21届奥运会开幕式是在没有修建好的运动场举行的,诸多的问题,使球场的完工几乎退后了十年,而修建球场的欠款翻倍之后,在2006年才还清,成为一笔历届奥运场所最大的欠贷。
但奥运圣火并没有延误,圣火被电子感受器转换成无线脉冲,由雅典通过卫星接收后,发射到加拿大。接收系统用储存能量激活的一束激光,在首都渥太华重新点燃了奥运火炬,然后通过传统的火炬传递方式,抵达蒙特利尔的开幕式。

(俺们这个学光学的都觉得这个过程相当科技)。

 

莫斯科的吉祥物米沙

 

1980莫斯科的奥运会,美国挑头,有60个国家没有参加,以示对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抗议。

列宁运动场的一部分看台上,用彩巾组成了动态的奥运吉祥物-俄罗斯熊米沙。这是俄罗斯大型集会的传统,尽管奥运期间米沙曾一度消失,但它在闭幕式上的眼泪,深深地留在许多人的记忆中。

(哈哈,米沙-我们家狗狗)

 

 

洛杉矶的飞人

 

 

1984年的奥运会回到了1932年的同一个场地,洛杉矶的开幕式不能小看。装有火箭发动器的一位“超人”飞入球场,随之而来,用140个国家语言写就的“WELCOME”被气球带入晴空。当人们在座位下发现各国的小国旗时,会场上又是一阵轰动。1960年的十项全能金牌得主Rafer Johnson 在上升的台阶上,通过奥运五环点燃圣火,给人们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

 

 汉城的动情

1988年的奥运会,以一个非常感动人的场面开始,76岁的Sohn Kee-Chung,将火炬带进会场,交给了另一位运动员。Sohn是韩国的第一位金牌得主,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拿到马拉松金牌,但在日本统治下的韩国,曾被迫以日本的选手参加比赛。

那次奥运会开幕式上,是最后一次放和平鸽。因为有几只鸽子停在球场巨型火炬的边缘,被活活烧死(:funk: ),后来就停止了这个奥运开始以来,几乎所有开幕式上一直保留的,象征奥运精神的项目。

 

巴塞罗那的箭

 

很难有其他的方式可以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的方式相比,当时运动场关闭了所有的灯光,在一片漆黑中,篮球明星Juan Antonio San Epifanio从运动员队伍穿过,将火炬交给了残疾射手Antonio Rebollo,后者准确地将箭射到巨型火炬中,点燃了那一届的奥运圣火。
另一个亮点是奥运会歌:《巴塞罗那》,这首歌是1991年逝世的女王歌手Freddie Mercury作曲。

(巴塞罗那奥运的主题歌也可能是以往所有奥运歌曲中最为人们所记忆的。而北京的,虽然许多人不看好,但这首歌有可能被世界上更多的人记住,因为奥运之后,经常听到周围的人,无意中在哼哼“You and Me”)

 

阿里点燃亚特兰大

 

1996年,在第一届奥运会百年之后,穆罕穆德-阿里,点燃了亚特兰大开幕式的圣火。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体育明星,1960年争得奥运会拳击金牌,当时18岁的阿里名不见经传,他的名字叫:Cassius Clay。

火炬在开幕式84天之前就抵达美国,历经16,000英里穿越各大城市, 最终抵达目的地:百年奥运体育场。

 

美丽的悉尼

奥林匹克组委主席Juan Antonio Samaranch 说悉尼奥运的开幕式,是他所见过的最美丽的一次。(不知雅典和北京之后,他又是怎么想的:o ?)

凯西-弗里曼(CathyFreeman),这位著名的土著400米金牌得主,通过瀑布点燃了奥运圣火,当时因技术问题耽误了几分钟,这应该是那场开幕式的高潮。但后来不知为什么,计划3小时的开幕式也耽误了,用了4小时才结束。

 

雅典的表述

 

108年之后,奥运回到了的发源地。雅典没有让人们失望,希腊悠久的文明,五彩的历史,丰盛的文化,在奥运组织者的笔下,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享受!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开幕式似乎经历了一个112年完美的循环!

眼不见心不烦

Wednesday, August 13th, 2008

在回朋友的邮件中,越来越多地发现,对国内的事,我们是眼不见心不烦,而对国外的事,国内的朋友是眼不见心不烦,反之,大家都心烦,而且经常是为同一件事,却为不同的原因…

下面摘自今天给一位朋友的邮件,关于奥运会开幕式上小女孩的“假唱”

“…… 所谓的假唱,是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在一个专访中透露的,所以觉得并不是故意隐瞒起来的什么秘密。说实在的,在大场合下的名歌手,有几个是真的在那里唱?就是个人音乐会,不应该假唱,也有假唱的。再说陈总监也说了,两个女孩子的声音差不多,当场的女孩也在唱,并没有觉得不是自己的声音,总监的原意,可能是想提一提那位幕后英雄-唱歌女孩的功劳,但没想到这个假唱(以及不到一分钟的事先录好的焰火镜头),立即被西方媒体用来攻击北京奥运及中国:

什么”China lies”,什么”China’s Wrong Child Policy“,“Olympic ….fake” …..

开幕式是张大导演等说了算,似乎和政府没有什么关系吧?现在攻击中国政府已经简化为攻击中国,一些开幕式后的揭秘,也都成了攻击中国的炮弹。

国外的一些媒体,以”奥运会作假”,“中国撒谎”,“中国的不正当的子女政策”等标题来报道奥运,乍一看,还以为奥运会出了什么大错呢!

觉得澳洲报纸以此讽刺”独生子女”政策的同时,还言含种族歧视,因为中国人念”one”和 “wrong”的 口音可能比较接近!

《The Age》是澳洲三大报纸之一,一向比较左。那些所谓的西方左派,因为人权,动物权,环境等,这次奥运从西藏开始,到四川地震,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停止过挑北京奥运的毛病,他们之中的许多还都采取了抵制奥运的态度,我一直崇拜的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因为中国不愿干涉非洲国家的内政,退出了与张艺谋的合作导演…

奥运的精神是以竞争代替战争,以和谐代替矛盾,体育对政治是可以发挥正面作用的,奥运期间战争各方停火,是一个传统,但这次奥运精神,因西藏暴乱而遭到干扰;而奥运传统,也被完全无视,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一点面子都不给,打仗还非挑在奥运期间打!

最令人烦的,还是那些以CNN为首的西方媒体,不过CNN因为前一段时间有意的误导被揭露,最近倒是比较消停,而澳洲媒体,除了在开幕式的第二天(可能震惊后还没有醒过来),几乎一天也没有停止过烦人!

许多海外华人和我们一样,BS西方媒体几乎都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每天都是,因为每天他们都在挑毛病,奥运会头一天,北京发生的杀人/自杀事件,这里吵吵了好几天,不过昨天墨尔本火车站也发生了一起杀人/自杀事件,今天又有了新话题。

对国内的事,我们是眼不见心不烦,站着说话不腰疼,对国外的事,该我们烦了,这些媒体,真的很烦人。

(略去一段家事,因家中也有一位从事媒体工作的,晕!)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较愤青,是不是远不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来得遐意?

现在窗外正是风声雨声,只是键盘的敲击代替了读书声,呵呵 ……”

北京完美的开幕式

Saturday, August 9th, 2008

Beijing’s perfect opening (链接)

The opening ceremony in Beijing. 

澳洲《时报》上的一篇报道,不用翻译了,因为报道中估计,全世界有4billion (40亿)的人看过了开幕式,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3的人亲历了这次的完美,不再需要用语言来描述。

我最崇拜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这次有点犯傻,在退出与张艺谋(还有澳洲专家等)对开幕式导演的合作时,忘掉了奥运会精神,不过估计他昨晚也一定仔细地观看了?

BBC新闻网上有一组对比各届奥运会的图片和解说,很有保留价值,链接一下:

http://news.bbc.co.uk/sport2/hi/olympics/7548757.stm

体育与政治的巧遇-一位足球俱乐部教练谈北京奥运

Friday, August 8th, 2008

2008年3月27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布朗在伦敦举行了高峰会谈,会谈场地选在了伦敦足球俱乐部阿森纳新建的的球场-酋长球场(埃米尔球场),因此会谈也被称为阿森纳高峰会谈。

下面是一组有关这次高峰会谈的照片:

“站在中间的那位先生是谁?”可能除了足球迷们,绝大多数人看到照片,都会对这个将两位首脑陪衬的有些相形见“矬”的,挺拔儒雅的先生感到好奇。

这位先生就是阿森纳俱乐部的教练(经理)阿森-温格。

英法高峰会谈(也许任何两国首脑间的高峰会谈)选择一个俱乐部的球场来举行,是史无前例的。对一个足球俱乐部的球迷们来说,两国首脑在自己俱乐部的球场举办高峰会谈,无疑是一种荣誉,而这位被球迷们尊称为“教授”的,来自法国的温格先生,可能就是两国首脑选择埃米尔球场会谈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看了照片,不要以为温格被称为“教授”,只是因为他儒雅斯文的风度,尽管这种出自内在涵养的风度,使他在世界足球教练中很是有些“鹤立鸡群”。

温格被称为教授,一是因为他的不仅限于绿茵场上的知识和智慧,二是因为他学者的深沉,高远和执著。

有兴趣者,可以看我的另一个博客:阿森纳14

在此就不罗嗦,只简单介绍一句:温格拥有经济学硕士的学位,并懂七国语言。

套一句俗话,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所以人所共知,温格在足球方面的知识让他在管理和执教上显示了超常智慧,执教以来,不仅为俱乐部赢得了两次双冠,创下了赛季不败的神话,而且在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训练场之后,又力主成功地建成了这个主持了英法两国首脑高峰会议的新球场,在新球场的建成后的第二年,在世界足球俱乐部财富榜上,阿森纳位居第三,仅次于皇马和曼联。

这位教授还是当今足球界第一伯乐,在识别,挖掘,培养青年才俊上,为阿森纳,也为英国足球,及世界豪门输送了许多优秀的球员。

最让人称道的还有他谈吐的风趣和幽默(温格教授出语惊人、睿智幽默,一位阿森纳球迷将教授言论整理成册,交由“维珍书局”出版发行,价格6英镑不到,但书中妙语连珠,尤其是和弗格森的嘴仗看了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他超乎寻常广阔的知识面。

英法两国喜爱足球的首脑,在球场的高峰会谈,是运动和政治的一次巧遇,温格以主人的身份,在球场接待了法国总统萨科齐和英国首相布朗,带他们参观了球场的尖端(Stata of art)设备,并与两位首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关于足球的讨论。

介绍完毕!

下面一段摘译自《阿森纳官方杂志》 (Volume 6-Issue 9-Page 064),是温格高峰会议后,有关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有关北京奥运的谈话:

==============================================

“我很高兴能在通道上帮着建起一座桥梁!”老板(温格)笑着说。

“我想这次两国之间的活动很成功,布朗首相和萨科齐总统都很热爱体育,所以两人之间有许多可谈…对俱乐部来说,这是一个至高的荣誉。在历史上是少见的-我不记得有哪个足球俱乐部曾经主持过国际首脑级会议。”

最近为了迎接北京奥运,奥运火炬穿越伦敦和巴黎,也是一次政治和体育相遇的最好例证。

有不少抗议者借此机会试图引起人们对“藏独”问题的注意。也有一些运动员提出因中国的人权要抵制奥运。萨克奇也暗示,他可能会抵制性地不参加开幕式。

老板说:“我相信体育应该对政治产生正面的影响,在个问题的前沿,我们是有责任的。”

“但对中国这样一个相当复杂的主题,很难有什么一清二楚的观点。在给予中国奥林匹克的主持权时,就应该考虑到这点。不能在授予他们主持权后,就希望他们马上能解决那些一直存在的问题。当你考虑到占据了1/4中国国土的西藏(达赖语),自从1400年以来,就一直在不同的自治制度下属于中国时还希望他们在奥运之前的一,两个月就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那是相当不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我所说,比如体育如果能带来更好的人权,那是很好的,但体育不能用来代替政治。”

我们一方面很高兴地跟中国在经济上交易和合作,一方面又说‘你们举办奥运史时,要小心你们的人权’,这就是双重标准。”

============================

许多人就是因为温格,而成为铁杆的阿森纳球迷!

遥远的北京胡同和遥远的阿森纳

Tuesday, August 5th, 2008

这个题目是枪手论坛原创版块上TNT帖子的题目,呵呵,借来用一下。

在这个博客偶尔谈球,因为好像和现实生活差得比较远。

但看了TNT的帖子后,回了一帖,回帖的过程中,似乎悟出了些什么,似乎悟出了自己为什么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与一般球迷形象完全不同的另类球迷,而在球迷世界中,成为球迷中的另类…只是“似乎”悟出,也不想再深究,于是偷懒一下,稍作删除,就把那个回帖照搬了∶

TNT的这篇不用看三遍就可以回帖,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形容词,立题贴切,写得也奇妙,十分喜欢就是了,画龙点睛居然是最后的PS:

“PS,阿德、迪亚比、埃布这些可造之才,都是阿森纳的短板。阿德的短板功能不是比赛能力,在舆论上。在这些人身边亲身感受他们的言行,相信会有不同的感受。就象前几天莱曼代表斯图加特比赛后接受阿森纳官方采访的那些笑容一样,比赛场上从来没有见过。那天从录像里感受到一个老朋友的新风采,那种热情和礼貌和兰帕德形容的“无礼的莱曼”相去甚远。”

在这些人身边亲身感受他们的言行,相信会有不同的感受”,完全相信这点!

所以觉得我们对球员的一些从媒体和比赛归纳出来的看法,更多反映的是球员场上的“人品”,其实更应该称为“足球智商”,比如埃布伊的屡教不改,昨天看他得了黄牌时,我们恨不得让裁判将他红牌罚下,发现我们看球时,对自己的有些球员相当地“黑”!

但在更衣室里,埃布伊是个活宝,其他球员都挺喜欢他,其实球迷现在那么讨厌的阿德,在球员中人缘也不错,上次与小本场上掐架,事后,从比赛时球员们的态度可以看出来,好像与我们许多球迷对他俩的看法截然相反,。。。

相比社会的复杂,球员都还是比较单纯的(小法是个例外),TNT关于吃糖果的比喻一点也不过分,很多时候他们很容易受周围人的影响(甚至操纵),家长,经纪人,老板…

特别是他们的态度与他们周围人的利益相关时,这些人,不可能完全为球员本身的利益去着想,皮雷在马赛的遭遇,科尔去切尔西的过程,雷耶寺被媒体戏弄的闹剧,赫莱布因为那个“最好的朋友”去吃冰激淋,阿德转会期间的愚蠢…昨天亲队标,觉得很过分,但英国媒体立即出现了赞美他的文字,估计阿德的这个表现,特别是媒体的吹捧,与他的“顾问”们有关,否则媒体反映不会那么快,又是阴谋论,呵呵,不过西方社会,牵涉到钱时,阴谋无处不在!

远距离的模糊造成的美丽,也许是我们追随阿森纳球队和俱乐部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也许有些自欺欺人,但实在不情愿这种在有些丑劣的环境中的美丽被破坏…

最近几日的暴力新闻,让我更希望埃米尔球场的一片绿荫永远成为我们心中的一快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