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the ‘足球及其它’ Category

7 – 0,也有我们的一份功劳?

Monday, January 16th, 2006

先是亨利,终于站出来说:“我爱阿森哪”!
然后俱乐部,终于签人,而且几乎是一口气要连签三人!(这第三个虽无官方消息,但加入枪手已无疑义)
再后来,7 – 0 的兴奋可能让许多人一夜未睡。

这一连串的惊喜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而球迷,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得作用!

伦敦有一位arseblog,他的博克:
http://www.arseblog.com/ 很有些权威,英国阿森纳球迷们可能都比较熟悉,平常这位老兄的帖子都不长,但……

在1月6日,他写了一篇长帖,对那位Ian Wright的”My gut feeling is Thierry is going to leave. If I was in the same position as him I would.”- 亨利要走,而且也应该走 的言论,给了一番很解气的冷嘲热讽!并强调切勿相信某些媒体,特别是来自西班牙的消息!看后很痛快,开始着手翻译;
第二天(原文翻译还没有完成):亨利表态了! – 以至全世界枪手和枪迷都松了一口气!这样,我的翻译也就不需要了。

在1月12日,他又写了一篇长帖,像大家一样,表达了对俱乐部需引进新人的迫切和关注,并详细分析了阿森纳目前阵容中需要什么样的人,帖子写得很专业,所以又准备将其译成中文;
第二天(原文翻译还没有完成):俱乐部买人了! – 像伦敦的bus一样,要么不来,而一来就是两个(arseblog语),而且第三个也可能今天晚上就拍板!这样,我的翻译又不需要了!

也可能是我太懒,没有抓紧,或翻译的速度太慢?

但arseblog 也在感叹“Well, whaddya know. You write a big long piece about how we need signings and all of a sudden it seems like we’ve made our first move in the transfer window. I think I might write a big long piece about how much I need to win the lottery. Twice.”-如果一个长帖就能实现愿望的话,他可能应该写个长帖关于自己多么需要赢彩票,还要赢(写?)两次!

莫非亨利看了arseblog的长帖?于是出来说话?然后教授又看了arseblog的长帖,于是决定买人?然后大家受到鼓舞,踢出个7-0 ? 然后 ……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不是直接的:诸如arseblog这样的球迷,尤其是海布里球场上的球迷,确实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尽管亨利一直没有想走,一直在为自己留在阿森纳找理由,但最终促使他出来表态的,应该是他的球迷 : “但当我看到那些球迷和他们跟我谈话时的态度时,我做出了决定。”; “他们从来没有哄我,也没有在球场上为难过我。”(写到这里,依然感动,感激和惭愧 – 五味俱全)

球迷促使亨利作了决定;亨利促使俱乐部出手抢人;(这次看来又让切尔西吃了闭门羹,可能还不止一次!真正的球星或未来的球星们眼睛决不会短视到只有一个钱字!)
亨利和俱乐部的行动又鼓舞了枪迷;于是,在海布里球迷们的一片高昂的鼓励声中,枪手们重现7- 0 的战绩!

事情就是那么合理的简单,这就是为什么枪手这个赛季如此低迷,而枪手队阵又如此伤势惨重,客场战绩几乎到了降级水平;我们却能在海布里看到让人已觉恍如隔世的行云流水!

亨利表态后,很多人都在侥幸:幸亏海布里的球迷们,幸亏arseblog这样的博克,幸亏我们的一些骂声和指责亨利没有听见,幸亏教授对亨利的理解!

侥幸之余,也多少感到有些惭愧!

相信以后诸如7 – 0这样 的胜利中,也会有我们的一份功劳,相信以后若出现不利时(球场如战场,胜败乃兵家常事,却常常被我们忘记),不再会头脑发热,不公平地指责和跳脚!

球迷万岁(当然不光是海布里球场上的)!

CAFIA

有关—的回帖

Thursday, January 12th, 2006

摘自

http://bbs.arsenal.com.cn/forumdisplay.php?fid=2

球迷与俱乐部关系的回帖:亲情,爱情,友情,还是 —–

“在与阿森纳碰撞出了浓烈的爱恋之后,这么多年的支持已经让我把爱恋升华成了亲情。成绩不佳,场面难看,依然守望不息,如同糟糠之妻,纵然红颜老去,依然不离不弃。” – 柳驿

是啊,这么多年的支持已经让我把爱恋升华成了亲情! — 但觉得更像对自己挚爱的孩子,即便是在恨铁不成钢的痛骂甚至责打时,即便在感受到一种似乎无助的失望时,心中始终存着一份不可替代的爱怜和期盼,一份永远不会消失的希望!- 14安逸

对教授感到疑惑的回帖:

—细品品温格的为人,可能会少一些迷惑:

温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因为他有教授的责任感和学者的执著(很多学者也因此而有几分的固执)!
他一直是在为俱乐部设计着长远的未来,而不是为他自己考虑眼前的今后: 所以才会为新球场注入那么多的心血,连更衣室的顶柜,厕所的马桶都要亲自参与设计;所以才会不断为俱乐部引进那些可能要等十年以后,才能派上用场的毛孩子们。
还觉得教授虽然伟大,但并不一定忘我!他一定会因他的功绩载入史册,而且不仅是载入阿森纳的史册,这可能也是教授的野心吧。

任感,执著,固执,野心,可能可以解释很多的疑惑!十分佩服第一个称温格为教授的人!

从小莱特,老赖特,想到到范佩西的回帖:

有老赖特这么个养父兼代理,小赖特也要自认倒霉,觉得他还是挺可怜的;很多球员都被他们的代理所左右,比如科尔!何况这个代理还是义父,更何况这个义父还是阿森纳的传奇人物!在阿森纳几乎要拍板时,这老家伙跑出来说义子应该去切尔西,小赖特还能有什么选择!

“其实小赖特也蛮惨的, 被亲老子养活, 一般人觉得天经地义, 跟亲老子犟头倔脑起来也没什么顾虑. 但是被后爹养活就总觉得欠了人情, 想着报恩, 后爹说啥也不好反对了,adams也养了他前妻跟别人生的小孩, 不过是个女儿, 将来没这个问题了”- CCC

不知为什么小赖特有个养父?是后爹还是孤儿?要说有这样的养父,任何男孩子都应该感到很幸运的,所以必然成为心中偶像!大了也很难躲开这种影响,总之小的现在是蛮惨的,所以始终有些同情!
又要与范佩西对比了,他上学时的偶像或恩师(mentor)是学校的一个摩洛哥清洁工!反叛和正义,再加悟性和天才 – 巨星潜质!

“确切的说老赖特是是小赖特的继父, 所以他的姓氏是他亲爹和继父合在一起的, 因为西方人一家子用一个姓会比较方便, 小赖特还有个弟弟小小赖特, 也是踢球的, 都不是老赖特亲生的, 就是说老赖特的老婆带过来的, 曾经看见一个报道说这兄弟两也是同母异父兄弟, 如果那样的话, 小的这个就该是老赖特亲生的了, 但是他名字里也有philips, 所以搞不清楚究竟, 反正这家子的关系够复杂”- CCC

“还是rvp牛气, 他亲老子和经纪人的话都不听, 自己作主跑阿森纳来了(那两个老家伙跟他说保险起见先在国内混好了再出国, 让他去psv)“- – CCC

这就是为什么rvp能成为巨星,其他人不行!

“rvp的那个偶像, 就是他现在的经纪人, 因为没有正式执照, 所以叫顾问, 其实签约之类的大主意都是rvp自己拿, 他老子就是帮他打点一下财务. 那个老头也是个摩洛哥裔人, 他上学的时候是出了名的问题少年, 就跟这个看门老头关系好, 后来就让他做自己经纪人了” – CCC

多谢逸闻!看来老赖特老婆带来了两个已经是同母异父的孩子,两个孩子三个父亲,够复杂! 瞧,有一个球星的养父,对孩子影响多大,都跟着踢球了!
好像也听说摩洛哥那个看门(janitor,可能也管打扫卫生)老头成了范佩西的顾问,范佩西因为他都信奉伊斯兰教了,小范老婆也是摩洛哥人,这老头影响力飞大,可不是一般人,快赶上温格了!

2006年,重拾欢笑

Wednesday, January 11th, 2006

转自: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49750

读帖如聆听心声-许多球迷共同的心声!很幸运枪迷中有人能如此精确,优美地为我们表达那种经常表达不出来的情感,深深感动!

今年欢笑复明年,春风秋月等闲度。

准备落笔盘点2005年时,脑子里突然涌现了这两句诗,却忘了出处。上网一搜,发现竟然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句子。

怎么会想起这两句诗?我不知道。也许是觉得猛然回首,一年的时光宛如白驹过隙,那么应该是报以乐观的态度,想想这一年有过的欢笑,有过的值得高兴的事情,然后带着笑容许下新的愿望,去展望新的一年,所以那两句诗自然而然涌了出来。

但这回首之际,总有淡淡的忧伤。今年欢笑复明年,春风秋月等闲度。这两句讲的是琵琶女年少时嫁作商人妇,备受恩宠的生活。当年读《琵琶行》,我把它作寻常句放过了。今夜突然念起,才发觉字里行间,早已蕴含了时光难留,青春易老的感伤。

我和阿森纳又老去了一年。2004年12月的寒夜,我在北京的总部里面对着电视机,为亨利攻入切尔西的两球大声叫嚷,为阿森纳的遗憾战平拍桌顿足,惊扰了其他夜班同事。一晃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我为阿森纳而生的焦躁依然如是。联赛半程方过,阿森纳却已无望夺冠。

2005年是不开心的一年。辞职、养病、失业,球场上的阿森纳也犹如伴奏一般,不断敲击出我的负面情绪。

这一年,阿森纳带给我的快乐太少了。7:0狂屠埃弗顿,却是在冠军旁落无关痛痒的情况下;将曼联踩在身下拿起了足总杯,却饱受了120分钟心惊肉跳,看着阿森纳被曼联突破得千疮百孔。

这一年,我向阿森纳预定的快乐常常失约,它带给我的痛苦却总是不期而至。眼睁睁看着摸你鸟在联赛中冷嘲热讽又反超,阿森纳众将却集体萎靡;眼睁睁看着冠军杯小胜拜仁却折戟而归;眼睁睁看着维埃拉出走,替代品巴普迪斯塔却放了飞机;再眼睁睁看着新赛季被切尔西当头棒喝,然后拉开了巨大的分差。

我多么希望能够今年欢笑复明年,陪伴着阿森纳所向披靡愉快到老啊。可惜,等闲了青春,蹉跎了岁月,却还是有这么多人生的不如意。

还记得海布里那些温暖而欢笑的岁月。阿森纳在联赛中鹤立鸡群,连老霸主曼联也渐处于竞争的劣势。那时候,我们可以泡上一杯茶,悠闲地品味那一个个轻松惬意的流畅配合,那一个个梅花间竹般的精彩进球。

那时候,从海布里吹来融融春风。我再没见过比阿森纳更和睦的球队。温格向球员讲述做人的道理,博格坎普为小字辈传经授道,亨利、皮雷、维埃拉等一批好男人晚上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为第二天的训练和比赛养精蓄锐。那时候,阿森纳全体队员亲如一家。

如今呢?有人另攀高枝,有人人老珠黄,不仅成绩不佳,平心而论,场面也远没有鼎盛时期踢得好看。

当初我不就是因为阿森纳踢法好看才爱上它的吗?现在我还爱吗?爱!

喜欢阿森纳的日子并不长,但看球的岁月却颇为悠久。曾经欣赏拥有荷兰三剑客的米兰,欣赏拥有忧郁王子巴乔的斑马军团,欣赏善待卡努、罗纳尔多的莫拉蒂的那个国际米兰,欣赏劳尔领衔的白衣飘飘的皇马,曾经为了看意甲精华,花两块钱钻进学校旁漆黑不透风的录像厅里一呆就是一宿。

但是历世渐深,阅尽了人间的百媚千红,突然发现了阿森纳才是唯一的最爱,然后其他的足球比赛都变得有些索然无味。爱上阿森纳,四年。

在与阿森纳碰撞出了浓烈的爱恋之后,这么多年的支持已经让我把爱恋升华成了亲情。成绩不佳,场面难看,依然守望不息,如同糟糠之妻,纵然红颜老去,依然不离不弃。

有忧伤又如何?还有欢笑。况且不管是忧伤还是欢笑,那都是阿森纳给予的力量,让我们无法回避自己的内心,让我们真情洋溢。

亨利已经选择了留下,我们更有理由留下。不仅要留下,而且应该更团结,让阿森纳球迷这个群体更牢固。

不要放弃理想中的童话,也不要认定离开必然是我们未来的唯一选择。无论你在英伦,还是美国,还是加拿大,还是澳洲,还是中国,只要还能听见风声,我们就有理由播下希望的种籽。2006年,当风声从海布里吹过酋长新球场,世界一定会收获满满的欢乐的心。

转自:

Thursday, January 5th, 2006

转自:
http://bbs.arsenal.com.cn/search.php?searchid=8020&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
*****
*****
*****
*****
*****
*****
*****
*****
*****
*****
*****
*****
*****

经常有人问,你为什么会支持阿森纳,其实对任何队的任何球迷而言,回答都是一样的:

因为我对我的球队永远心存希望!

当然,英超中,阿森纳(还有曼联)的球迷还略有不同,我们这些球迷多是在近10年内,在温格来了之后才迷上阿森纳的。我们或为阿森纳绿茵场上迷人的行云流水所折服,或为一些枪手球员的不可抵挡的魅力所吸引。我们有幸和那些枪迷元老们经历了海布里近年来的诸多的难忘时刻,共享了枪手辉煌致胜的幸福时光!

我们坛上的很多枪迷可能都是第一次体验到这接连惨败的沮丧!温格一代的球迷,多半会因教授的成功,太习惯于胜利!

许多球队都有一时的辉煌,都有永远的历史,但谁也无法期盼永远的辉煌。历数诸多球队,包括所有G14中的豪门:利物浦,皇马,巴塞… 等等,也包括不是G14中豪门的切尔西的球迷,那些明知50年没有冠军,却依然支持球队的切迷们,多半时间中,我们这些不是墙头草的球迷们都是在那里坚持,都是在那里等待…

记得坛上博哥(最近没见这位老兄踪影)的一篇精彩,文中那位身着“Wednesday till I die” 的十三四岁谢菲尔德星期三的小球迷,可能就是真正球迷的缩影吧? 比一比任何其他英超球队的球迷们,更别说像维冈,像目前正在英国第三级别联赛中苦苦打拼的英国唯一曾经蝉联了欧洲冠军杯冠军的诺丁汉森林队,这些球队的背后始终有一群眼中蕴涵了“荣耀与梦想的”(博哥语)坚定的支持者 – 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球队,永远心存希望!

就说阿森纳那些球迷前辈们,从1971到1989,苦苦等了18年,才又一次夺得了久违的联赛冠军,从1969年到1978年,像一场几乎延续了十年的噩梦,三次在温伯里输掉决赛,直到79年,阿森纳才戏剧性地赢了曼联,拿到总足杯!前两日看阿森纳DVD,才注意到,在1980年,一个赛季,苦打苦拼了70场,阿森纳居然能在赛季结束前的4天内输掉两个决赛,致使两手空空!为此枪手最好的球星 Liam Brady 转会去了尤文!核心一走,其他球星也纷纷离队,球队因此似树倒猢狲散一般!而那些忠实的球迷们呢?他们仍在坚持,仍在等待! 写到这里,为这些堪称伟大的球迷们的那一份感动,几乎使人热泪盈眶!(不好意思,所以用了“几乎”)

(在此希望强调一下,一个队的 No.1球星不能走滴!亨利不能走,即便他想走,也不能让他走!何况,我坚信,他从来没有说过要走,他也并不想走,他是一直在那里,为自己找理由留在阿森纳,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一直在为自己离开阿森纳找理由!)

相对于 10年的噩梦和18年的等待,这一场球和一个赛季 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如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兄(大名鼎鼎的,真不好念)所说,在21世纪,我们也经历了3年两手空空的失望,但俱乐部依旧,我们这些人也没有离去,终于等到了双冠和赛季不败的骄傲!

心存希望,永远于枪手同在,更何况,我们有一位缔造未来的领帅,我们比世界上所有球队都更有期待的理由:我们的新球场,我们风华正茂的球队中坚,和那些跃跃欲试的小将们!

最后,借用柳驿兄一句话:“兄弟们,微笑一下!” 因为我们心中有希望!

在此遥祝诸位新年好!

Sunday, January 1st, 2006

虽然,过去的一年中有许多的失望和无奈
*****
*****
*****
但在2006,我们的诸多期望都会实现
*****
*****
*****

借花献佛,一首诗作为新年贺礼: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 普希金
戈宝权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再次祝愿!

CAFIA

向来自利物浦的守护神致敬!

Tuesday, December 27th, 2005

(见枪手论坛 – 《海布利之心》“来自利物浦:阿森纳球迷们,别消沉,振作起来!!”) http://bbs.arsenal.com.cn/viewthread.php?tid=47903&fpage=1&highlight=%2B%D5%E6%D6%E7%B5%C4%CA%D8%BB%A4%C9%F1

刚开始看到来自利物浦的球迷 – 真昼的守护神的那个帖时,并没有太在意,只不过觉得英超球迷中,十有八九(除切迷外)对我们与切尔西的那场比赛都会有此同感。就像我们在观看曼联1-0 胜切的那场比赛后,英超球迷中,十有八九(除切迷外)都很高兴一样。用球赛后东方卫视评论员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天底下的球迷都松了一口气!

但看了我们一些坛友的有褒有贬的许多回帖,特别是看到有的坛友对这位利物浦球迷的义愤有所怀疑之后,回过头来,又仔细地拜读了守护神的那个帖,读完之后,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虽然从来没有对至今为止仍是英超历史上战绩最辉煌的利物浦感过兴趣,但觉得,利物浦的球迷中(暂时还不能包括赢了欧冠后的那些新球迷),真正的忠实球迷的比例可能要比枪手的多!因为许多枪手球迷,多是在近10年内,在温格来了之后才迷上阿森纳的,我们或为阿森纳绿茵场上迷人的行云流水所折服,或为一些枪手球员的不可抵挡的魅力所吸引。我们有幸和那些枪迷元老们经历了海布里近年来的诸多的难忘时刻,共享了枪手辉煌致胜的幸福时光!而支持利物浦近10年的球迷可能就没有那么多胜利喜悦的奢侈了(其实任何英超球队都没有阿森纳球迷在21世纪所享受到的这种奢侈),所以忠实利迷的比例应该比忠实枪迷的比例要多!(不会被拍砖吧?)

从真昼的守护神的这一帖就可以看出,他绝对是属于忠诚球迷那一列的!忠诚总是可敬的,真情也时时让人感动,尽管有时来自不同的阵营。对那个帖中的陈述及义愤的同感,使我觉得这位守护神不仅是在守护着他的利物浦,而且也在试图守护英超!

对切尔西肮脏的鄙视; 对英超粗野球风,以及那些野人们“野蛮,凶残,任性”“缺乏道德观念”的谴责; 对裁判失职与不公的忍无可忍; 以及对什么是真正球迷的理解: “相比现在仍坚定支持曼联和阿森纳、喜鹊甚至皇马、瓦伦、拉科、多特蒙德、斯图加特、勒沃库森、拉齐奥、帕尔玛、巴黎圣日尔曼、凯泽斯劳藤、罗马,前几年的不莱梅、桑普、佛罗伦萨、巴萨……等队的球迷,那些墙头草令人不齿!

向这些队的忠实球迷致敬!……

就让我们各自永远固守自己的信仰吧!”

来自利物浦球迷的这个帖,堪称经典,蕴涵了真正的球迷精神 !

守护自己的球队,也要守护英超。英超有病,虽然还没有病入膏肓,但如果对这些肮脏,不公和野蛮视而不见,不能群起而攻之的话,也许终有一日,英超需要拯救!到那时,还能欣赏到英国足球场上曾经的华丽吗?还能陶醉于球星们那些赏心悦目的足球艺术吗?恐怕不少球迷会把目光转向别处,或去美式足球和澳式橄榄球中寻找刺激。这也许是一种杞人忧天,但为英超担忧的已不是少数。

教授对这些弊病屡次表达的义愤,被一些外人,甚至自己人,指责为失败者的呻吟,指责为不负责任的借口,当然这些指责可能也不完全错,但教授已经和许多人一样,发现英超病了,大声疾呼,就是他的责任!盲目也罢,个人迷信也罢,仅为此一点,坚决支持教授!

这篇来自利物浦的,点中英超要害,弘扬球迷精神的帖,虽然还没有加精,但确实是球迷帖中的精品,这种球迷间的健康交流,让人看到了忠诚和真情。

有坛友对这位利物浦球迷发出疑问:如果以后我们与利物浦交手赢了他们,这位守护神还能到这里来祝贺我们吗?但愿下次他来不是骂街的!

祝贺,当然不会,那还叫什么球迷呀?骂街也绝不可能,因文风如人,一篇文字,已见其正直!

在此仅能表示的,只是一些敬佩和几许的谢意!

CAFIA

近日上不了枪手论坛 – bbs.arsenal.com.cn

Monday, December 26th, 2005

国内是否也有问题?哪位知情球友能告知,多谢!

《我,我的家人与阿森纳教练》+《温伯里之梦》

Friday, December 23rd, 2005

(2006年8月23日)

我,我的家人与阿森纳教练

乔治(GEORGE)
阿森纳V曼联
86年8月23日

我的家人和教练乔治(七)

我的妈妈有两只猫,一只叫O’Leary另一只叫Chippy– 是Liam Brady 的爱称;

在她车库的墙上,至今依然有我在20年前用粉笔涂抹的“RADFORD FOR ENGLAND!”“CHARLIE GEORGE!”

(注:以上英文名均为阿森纳球星)

如果给我妹妹吉尔施加点压力的话,她还能说出大部分赢过双冠的足球队的名字。

1986年5月的一天,在语言学校上午课间休息时,吉尔给我来了一个电话。她那时在BBC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广播公司会在内部广播时间向职员们公布一些重要的最新消息。

乔治-戈 兰汉姆(George Graham),”她说,我谢谢她,然后挂掉了电话。

我们家一直就是如此,因为我,阿森纳也渗入了家庭其他成员的生活,对此,我时常感到非常的疚欠。

乔治的任职,并不是一个很让人鼓舞的消息,很明显,对阿森纳教练这一职务,当时他只不过是第二,甚至第三人选,尽管现在俱乐部的主席不会这么说。其实,如果不是因为他曾经在俱乐部踢过球,而且在我们开始看球的那段时间,踢得非常出色的话,这个教练的位置根本轮不到他。他是从Millwall来的,虽然他拯救了那个球队,并带领他们升了级,但记得当时,他的到来真是引起了“世界大乱”; 我也很担心他缺乏经验,会不会把阿森纳作为另一个乙级队来对待,没有高要求,没有大手笔,只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而不敢跟其他大队比试。开始时,这种担心真好像不是多余的- 他第一年只花了5万英镑,从考尔切斯特(Colchester)买了一个球员Perry Groves, 但立即卖掉了Marten Keown ,不久又卖掉了Stewart Robson,他俩是我们了解并且喜欢的年轻球员。球队变得越来越小:Woodcock 和 Mariner 也走了,但没有人来接替。

他赢了这个主场对曼联的(他的)第一场比赛(1-0) … 但却输了紧接着的两场,到10月中旬,他就有了不少的麻烦…看球时,我周围已有球迷开始骂他…但到了11月中旬,在4-0狂胜南汉普敦之后,我们已居联赛第一的位置,并保持了两,三个月,除此之外,他还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更多。

他将阿森纳转变成了任何50岁以下的球迷,在海布里从来没有见过的一个球队,他如同全世界所赞扬的,没有丢掉一个阿森纳的球迷。还有那些进球…当我们在海布里期望1-0时,突然4个,5个甚至6个进球却成了常事,7个月来,我已经见证了3个球员的5个帽子戏法。

曼联的这场比赛对我来说,还有另外更特殊的意义:因为那是我作为赛季票持有者的第一场比赛。那个夏天,彼得(作者的朋友) 和我买了全赛季的看台站票。不是因为我们期望新教练能做出任何改变,而是因为我们看清了自己已经无可救药地上了瘾。假装认为足球只不过是我们一时的兴趣, 或者假装我们只是有选择地看球,已没有什么用了,所以我将不知怎么到手的一摞子老的庞克乐专辑的唱片(punk singles)换成了钱,将自己与乔治的命运连在了一起,虽然经常苦恼地感到后悔,但这种感觉却从来不会延续太长时间。

====================================

我和阿森纳的教练们(八)

足球中最强烈的一种关系无疑是球迷和俱乐部之间的关系。但球迷和球队教练的关系也可以有同样的威力。球员很少能像教练那样改变我们生活的整个基调,但每当任命一个新的教练时,我们总是会有一些在他的前任时不敢期望的更美妙的梦想。在一个阿森纳的教练辞职或被解雇时,整个事件就好像是一个王朝毁灭一样,那么的忧郁和阴暗:在Bertie Mee(注:阿森纳教练) 辞职的前后,Harold Wilson(注:英国总理)也辞职了,但毫无疑问,前者辞职对我的影响要比后者大得多。一个总理不管再怎么疯狂,再怎么不公正或再怎么邪恶,也绝对不可能有阿森纳教练影响我的那种威力,难怪每当我想到曾经和他们一起走过来的那4个阿森纳的教练时,总觉得他们就是我的亲属。

Bertie Mee 是爷爷,慈祥,稍微有些超脱尘俗,是属于我所不能理解的那一代人;Terry Neill 是个新的继父,讨好,打趣,但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让人喜欢;Don Howe 像是一个因联姻而结识的叔叔,固执且有些呆头呆脑,但也可能会出人意料地在圣诞节时,用扑克牌玩几个有趣的把戏。但是乔治….乔治就是我爸爸,虽然没真爸爸那么复杂,但比真爸爸要吓人得多。 (很不好意思地说,他长得还真有些像我的爸爸- 挺拔,修饰精细,很帅气,而且对昂贵的正统服装有明显的爱好。)

我经常梦到乔治,可能和梦到我另一个爸爸的次数差不多。在梦中,也像在现实中一样,他总是很严厉,强制,坚定,难以解读;梦里通常他总是为一些我的被察觉到的错误表示失望,这些错误还经常与性有关,因而我总是有一种强烈的犯罪感。但有时梦里的情况会是反过来的,他因偷东西或揍什么人而被我抓个正着,醒来后就感到自己也变得渺小。对这些梦和它们的含义我是从来不愿多想的。

乔治在阿森纳的第五年和他的第一年一样,赛季也是在海布里以与曼联的一场比赛结束,但这次海布里的气氛是那么地洋洋得意,与第一年那种疑惑地期待完全不同:我们在比赛前的45分钟就赢了1991年的冠军联赛,球场充满了喧闹,色彩 和欢笑。西高看台的边缘垂下了一个巨大的横幅,简单地写道:“George Knows-乔治清楚”,这句话以独特的方式突出和清晰地刻画出了我和这个人的那种父子般的关系。他确实很清楚,那种方式是一般父亲很少能做到的。在那个令人陶醉的晚上,他的每一个让人困惑的决定(卖Lukic,买Linighan,甚至对 Groves的固执)都开始看起来那么无法想象地英明。也许小男孩子们都希望父亲是这个样子,行动而从来不给于解释,只是在为我们取得胜利之后,才会说:“你怀疑过我,但我是正确的,所以现在你一定要相信我”;这就是足球的许多魅力之一:可以实现这种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

温伯里之梦

2005年12月23日

枪手论坛-《海布里之心》上不去!所以先在此发原来准备放在论坛上的一个帖,希望《海布里之心》坛友也能看见,并留言!
(第一部分,已在《海不利之心》上发表过,第二部分(见下一帖)昨日还没来得及上论坛)

阿森纳与唐卡斯特的这场比赛,其紧张和一波三折,堪与26年前阿森纳与曼联之间的一场足总杯决赛相比,因而想起尼克-霍恩比 (NICK HORNBY)写的 “Fever Pitch ” 中的另一篇日记,草草将其译出。

这篇日记记述了作者第四次进温伯里,见证了79年那场著名的阿森纳与曼联的足总杯决赛(注:历史上阿森纳只有两次与曼联在足总杯决赛时对弈,第二次就是上个赛季那场令人难忘的,点球决胜负的比赛)。作者15岁时,第一次在温伯利体验到阿森纳决赛的失利给他带来的恶梦般的痛苦,更没有想到,这场恶梦竟然持续了十年,10年间,阿森纳在温伯里决赛时的三次惨败,对年轻的作者来说,真是犹如三次梦魇!而这第四次,却又似美梦成真!
日记较长,只好分两步来翻译。第一部分主要记述了作者是如何为阿森纳的胜利,而甘愿作出的种种“牺牲”; 待续的第二部分,形象地描述了观赛时,让作者晕眩的那种痛苦,焦虑,失望,及失望之后突来的狂喜!

================================================

温伯里IV – 久旱逢雨
阿森纳 V 曼联(温伯里)79年5月12日
(一)为阿森纳的许愿

 

在27,8岁,当我认定我可能,也应该以写作为生时,自己并没有什么理想和野心。我觉得我可以守着自己写的一些东西,等着出版商或好莱坞制片人的召唤,让我为他们做些无法做到的事情。学校里的朋友一定问过我今后打算干什么,因为那是我最后的一个学期了(注:剑桥大学); 但对我来说,未来依然像我在4,5岁时一样,难以想象也引不起我的兴趣,所以不知当时是怎么回答的。我可能含含糊糊地说想当记者或报刊发行人什么的(对毫无目标的文科学生来说相当于想去开火车或当宇航员),但私下里,我已经开始猜想,在不明智地浪费了三年时间之后,可能从事这些职业的机会仍然是零。我知道有的人在整个大学期间始终为大学学报写文章,但一直还没有得到任何就业机会,何况我呢?还是最好不要去想这些,所以始终没有写过求职申请。

我可能自己没有什么理想,但对我的足球队却抱有不少梦想; 其中两个梦想 – 剑桥联队(校队)由第四名升级到第三,再由第三名升到第二名 – 已经实现。但第三个,也是最热切的一个梦想却还没有实现:即在温伯里见证阿森纳赢足总杯!也许归根结底,这个梦想就是我个人的理想,因为我也是这个梦想中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球队表现相当不错,两年来连续进入足总杯决赛。但与丙级队的谢菲尔德星期三踢了五场,才把他们甩开; 然后与欧洲蝉联冠军 – 纳廷汉森林队艰难踢平; 再后来是一场在南汉普敦的棘手的比赛,复赛时,靠 Alan Sunderland 的两个精彩进球取胜。对沃尔夫斯(Wolves)的半决赛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尽管 Brady 因受伤没有上场,Sunderland 和 Stapleton 在后半场的两个进球,将阿森纳球队又一次带进温伯里。

恰好是在这场与曼联的足总杯决赛的10年之后,即1989年5月时,我正在等待我写的一个稿件的回音,在那同时,阿森纳似乎要丢掉一个18年来,第一次最接近冠军的机会。我的那个稿件,是一个滑稽剧的剧本,看起来也是比任何一次都有可能被接受; 我已经与4频道的人见了面,他们很感兴趣,剧本被采用的希望很大。但是,在赛季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球队主场被击败,在这个糟糕的结果之后,情急之下,我决定作一项个人的牺牲而许了个愿(那个剧本如被采用,就有可能拯救我的前程,就意味着一个自谋职业的机会),要用我剧本的成功来换取阿森纳球队的冠军: 如果我们赢了联赛冠军,剧本被回绝也没有关系。 但当我真的收到了剧本被回绝的信件时,那种痛彻心肺的失望延续了好几个月! 好在冠军杯也随之而来,两年之后的现在(注:1991年写书时),那种失望早已消失,但一想到赢了比赛的 Michael Thomas 的那个进球,一种欢喜欲狂的感觉至今仍使我浑身起鸡皮疙瘩,我知道,我许愿做出的牺牲是完全值得的!

而在1979年5月,想作一次类似牺牲时的情况却是比较复杂的。在总足杯决赛的前一个星期四,撒切尔夫人正企图赢得她的第一次大选,而总足杯之后的下一个星期四,我的结业考试也要开始。在三件事中,很明显,我最关心的是足总杯,尽管同样很明显,我为撒切尔夫人有可能成为总理而感到恐怖。但可悲的现实是: 如果足总杯保证能赢的话; 即使一个保守党政府上台,我也打算硬着头皮认了; 但绝没有想到,这个撒切尔夫人居然会一再当选,成了英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理!(如果我想到的话,我还会许那个愿吗?用11年的撒切尔政府换这个总足杯?当然不会了!除非再给我一个双冠来交换!

但撒切尔在周四轻而易举的大胜,并不意味着我会期待阿森纳在周六也会轻而易举地夺冠。我知道像赛前非要穿某件衣服,手中捏着腻子等(注:球迷常常在赛前或赛中做某一特定的事,觉得对自己的球队有帮助,比如我们也曾在一段时间内赛前必吃猪肚子),或做各种乱七八糟的许愿,这些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对任何决赛,曼联这种正儿八经的球队,不会像某些队那样,昙花一现,辉煌一瞬间,比如那个伊普斯维奇,或瑞典城队什么的。曼联这种球队,有可能根本不理睬你的冠军换大选的许愿,进好多好多的球,打我们个落花流水!

温伯里之梦 (二)

Friday, December 23rd, 2005

(这是准备放到枪手论坛-《海布里之心》上同一帖的第二部分,但枪手论坛一时上不去,故先发在此)

(二)一波三折的痛苦和喜悦

在决赛的大部分时间里,曼联好像知道我许了什么愿,而且好像十分高兴要尽他们的努力,来帮我实现我的愿望。上半场阿森纳进了两个球: 开赛12分钟,就进了第一个球(在温伯里的四次比赛中,我第一次看到阿森纳领先),在上半场马上要结束时,阿森纳又进了第二个球;中场休息的15分钟充满了轻松愉快,庆祝的喧哗。后半场的大部分时间也同前半场一样,直到离球赛结束还有五分钟时,曼联进了一个球……而在离比赛结束还有两分钟时,以让人心碎和混乱的慢动作,曼联又进了一个球!阿森纳球员和球迷们都知道,我们自己又要将这场比赛丢失,看着曼联球员在场地的另一头庆祝时,我再一次体验到在还是在小孩子就曾经有过的,一种极度悲愤的感觉 – 我恨阿森纳,球队对我而言,已成了精神上一个沉重得难以忍受,但却又永远,永远也无法丢弃的包袱!

我和其他阿森纳球迷所在的东高看台在曼联球门正后方;我坐了下来,痛苦,愤怒,沮丧,和自我怜悯,已使我晕眩得再也无法继续站立。我看到有一些人也和我一样;在我身后,两个少女在默默地擦眼泪,不是在音乐会上年轻少女的那种夸张的表现,而是真让人感到她们在承受着一种内在的,完全属于个人的深深的哀痛!

那天下午,我还帮着一个朋友照看他们的孩子,一个美国的小男孩,他表现出来的那种并不是很强烈的同情,使我有些尴尬,而这种尴尬却很明显地缓解了我的悲愤:我知道,这只不过是一场比赛,在大海里曾经发生过比这更惨的事情,在非洲有人曾因饥饿而死,在未来的几个月,也许会发生核爆炸;我知道这时的比分还是2 – 2,说实在的,谁也不敢肯定阿森纳会就此一蹶不振,没准儿球队还能冲出困境,来一个大逆转(尽管我心里清楚,风向已变,球员们受打击太大,很难在超时赛时赢回比赛)。但所有这些事实都无法帮助我。我,和实现我的那个愿望之间 – 那个从11岁时就梦想着的,一生中唯一完整而清晰的愿望 – 只有五分钟的距离!而…… 如果人们允许为他们错过了提升机会而烦恼,或因没能赢奥斯卡而悲哀,或由于他们的小说被伦敦所有出版商拒绝而失望- 我们的文化允许他们这样去表现,尽管他们的这些梦想可能只不过刚刚梦了几年,而不是像我一样,一个梦整整做了十年,人生一半的时间,我当然更有失望和悲愤的权力 – 我完全有权力,坐在一堆水泥上,眨着眼睛,试图将快要流出的眼泪憋回去。

我神不守舍地坐在那儿,其实只有两分钟。当比赛重新开始时,Liam Brady带球深入曼联半场(赛后他说,其实他那时只是想着如何避免再丢第三个球)然后大力斜推,传给了Rix,我一直在看着他们,但却仿佛没有看见;甚至当Rix将球踢过来,曼联守门员没能挡住时,我还在那里发呆。紧接着Alan Sunderland 将脚伸向足球,就在我们的眼前,把球踢入曼联门内!这时,我并不是像往常在这种时刻那样,大喊“Yes”,或“Goal”,或任何其它类似场合常常自然而然到了嘴边的叫喊;而是从嗓子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响声:“A A A A R R R R G G G G H H H H”,一种由于极度狂喜和难以置信而被惊呆时说不出话来的怪叫,突然之间,人们又出现在水泥看台上,但他们现在是狂喜地扑在彼此的身上,翻滚在地,瞪着眼睛,像疯子一般地吼叫着!那个美国小男孩儿,看着我,很有礼貌地笑着,试图从下面的混乱中找到他的双手,举起来鼓掌,我猜想其实他并没有真正感觉到他的那份表现出来的热情!

在整个结业考试期间,我好像吸了毒一样,傻乎乎地和蔼可亲,飘飘然地通过了考试。有一些我的同学因缺少睡眠和担忧而颓丧不堪,对我的好心情实在感到困惑; 而那些足球迷们,倒是了解我为什么会这个样子,而且为此还深感嫉妒。(在大学里和在中学一样,周围也没有什么其他阿森纳球迷。)就这样,没有太多的麻烦,我就以中等的成绩,拿到学位;两个月后,当我从足总杯胜利和学年终结的庆祝中缓过劲儿来,我才开始看清一个事实:在12月5日的那个下午我得到了有生以来,最希望得到的东西,除此之外,真不知道我还要做什么。那年我22岁,突然觉得自己对未来是那么一无所知和恐惧。

注:文中英文名字为阿森纳球员

温伯里 III –又经噩梦

Tuesday, December 6th, 2005

在我们经历了又一场失败之后,想了许多,但只有一句话想说:我们这些现代的枪手球迷(包括自己)可能都被温格惯坏了! 感叹之余,草草将《Fever Pitch》书中的又一篇日记节译于下:

温伯里 III –又经噩梦
阿森纳 0 – 1 伊普斯维奇(Ipswich)
(温伯里)78年5 月6日

……我支持阿森纳已经有十个赛季了- 几乎是我年龄的一半。在十个赛季中,阿森纳只赢过两个奖杯; 另外两次,他们拚到了决赛,然后惨遭失败。但这些胜利和失败都是在我支持阿森纳的头四年,从15岁开始,那时我的生活是一个样子,到21岁,生活就完全变了样 – 像汽灯和马拉的轿车一样,温伯里和冠军也好像是属于曾经有过的另一个世界了。

当我们坚持到最后并赢了1978年的足总杯的半决赛时,我觉得好像是多少年来,在阴沉的11月份的下午,第一次看见了太阳。可能阿森纳的仇视者会忘记或简单地拒绝相信,这个阿森纳球队也有能力踢出赏心悦目甚至迷人的足球:Rix 和Brandy, Stapleton和Macdonald, 还有Sunderland ,最好的可能是Alan Hudson,尽管只有一个赛季…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阿森纳似乎成了可以在各个方面,在足球所能及的各方面让我们感到愉快的球队。

如果我是在写小说的话,阿森纳78年足总杯决赛中一定要赢。赢这场球,对整本小说来说,更为协调合韵;在此时,如果又出现一个温伯里的失败,会让读者失去耐心,感觉不公。但对现实中的这个结局,我唯一可以找到的理由是,Brandy身体明显有问题,实在不应该让他上场,而Supermac(指当时的阿森纳球员Macdonald),简直比无用还要糟糕。在此之前,他还对媒体发表了一通典型的,不明智的,他要如何对付伊普斯维奇的4个后卫等言论。四年以前,他也曾犯过同样错误,嚷嚷得很欢,却做得很差,当时他在纽卡索踢球;在惨败给伊普斯维奇之后,Guardian 报登发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什么东西每年都带到足总杯决赛,但从来没有用过?”,回答应该是输了的球队的彩带,从来没有系在奖杯上,但一些自作聪明的家伙,写给报纸的回答是Malcolm Macdonald!那是一个完全一面倒的决赛,虽然到下半场对方才进球;但我们一直看不出有赢回一个球的迹象,最终以1-0败北。

这样,我三次在温伯里,见证了三次失败,而且相信我永远也不会看到阿森纳在温伯里赢得任何东西。不过78年的失败,对我来说,感觉到的痛苦可能最少,因为我是跟一些输了球不会觉得难过的人一起看的球,即便其中一位围着一条红白围巾(围巾干净的出奇,怀疑他是在场外刚刚买到的)。也许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谬论:足球迷们的伤痛(真正的伤痛)是一种很个人的事- 我们每一个人与俱乐部都有着不同的关系,我想,我们每人都暗自认为,没有其他球迷能理解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比别人受到的冲击更大 – 我们被迫在公共场合流露出悲痛,周围的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受到伤害的感觉。

许多球迷表达了愤怒,冲着自己的球队或冲着对手的球迷,-那种真真实实,骂不绝口的愤怒使我难受和悲哀。我是从来不想去这样做的;我只想自己一个人去思考,去吞咽苦果,去恢复足够的勇气,回过头来,重新开始。

和我一起看球的那些人,表示了他们的同情,但却并不真正关心。他们要为我倒饮料,但我拒绝了,他们又握着我的手表示安慰,而我躲开了;对他们来说,这只不过是一场比赛,他们将足球看成和橄榄球,高尔夫球,板球一样,只不过是一种纯粹的娱乐,事实绝对不是这样的!不过他们的这种态度可能对我有好处,如果只是一个下午,跟这些人在一起还是有一点意思和启发的。

(注:文中英文人名均为当时阿森纳球员)